4月19日,在牡丹区皇镇办事处浩森牡丹园,移栽成活的数百株“牡丹王”迎风怒放。
据牡丹区皇镇办事处王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健林介绍, 150年前,这数百株牡丹从菏泽被卖到山西、河北等地,去年10月底从山西、河北等地移栽回来,目前已经全部成活,其中一株三百多年的“牡丹王”已经开出数百朵花。
从事牡丹种植多年的王健林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,菏泽的牡丹花“易”得,百年“牡丹王”难求。去年7月,该村从事牡丹经营多年的花农王景国,通过朋友得知,山西和河北的一些农家院落里有一些老牡丹。凭借多年经验,王景国 一眼就判断出这正是他几十年来苦苦追寻的百年“ 牡丹王 ”,树龄应该有三四百年。
这些牡丹是百年甚至几百年前从菏泽落户到千里之外山西、河北的。
其中一株牡丹的主人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。老人说这株牡丹确实是祖辈从山东曹州府购买的,他们一家已经呵护它至少300年,传承了十几代人,且本村还有几户人家都有这样的老牡丹。
王景国求老人领着他挨家挨户观看,先期发现共40多株,全部是典型的菏泽重瓣百年大牡丹。
“听老辈人讲,大约在150年前甚至更早,为了生计,菏泽花农推着小车将当地的一些大牡丹推到山西、河北,卖给大户人家种植。这些年来,我就一直想把这些流落在外的百年牡丹再买回来 ,让他们回家 。”王景国说。
为了把这些牡丹运回菏泽,王景国跟山西河北当地村里的老人和村民们商量,但被一口回绝了。村民们的理由很简单,这些牡丹是祖辈留下来的,他们奉若神明,钱再多也不卖。
怎么办?王景国没有灰心。他一边做村民的工作,一边与在家乡的王健林取得联系,要求从技术到资金上给予支持,力争做到万无一失。
经过一个月的软磨硬泡,王景国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。老人和村民提出两个条件:这些牡丹只能卖到菏泽,因为那里是它们的故乡;必须确保移栽成活。
王桥村委会领导班子果断拍板,答应了对方的全部条件,斥巨资分批次购买了一百多株百年牡丹。
一株株百年牡丹移栽到浩森牡丹园后,去年10月底, 这些百年“牡丹王”陆续从山西、河北顺利移栽到浩森牡丹园。
经过王景国和技术团队的精心呵护,多数“牡丹王”今年已经盛开,一开园,便吸引来许多网络直播和附近游客,他们争相一睹这些百年牡丹的芳容。
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